德鲁克教导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一个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识人之长,因此就会刻意地去回避缺点,而不考虑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他甚至会将别人的长处当成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可是从来没有哪一位管理者因为其下属工作称职有效而使自己受到了伤害。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安德鲁卡内基的墓志铭上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注解了:“这里躺着的人,懂得如何使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来为他工作。”当然,卡内基先生用的人之所以能力都比他本人强,是因为卡内基能够看到他们的长处,并使他们有用武之地。他们只是在某方面有才干,而适于某项特定的工作。当然卡内基就是他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员工领取工资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任务,而不是因为他们讨得了上司的欢心。他们还懂得只要女主角能吸引看戏的人,那么她爱怎么发脾气都没关系。假如她的脾气就是她演出成功的因素的话,那么歌剧院的经理就只好忍气吞声一点,否则他就别在这里干。为达此目的,如果管理人员**要经历某种不快的感觉,那么这个代价也并不显得太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这样的问题:“他与我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会问的问题是: “他能做些什么贡献?” “哪些事情他可以做得特别出色?”他决不会问:“他有哪些事情做不来?”在为自己的班子配备人员时,他们寻求的是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人,而不是各个方面都过得去的人。
寻找人的长处,并设法发挥这些长处,这可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其实,在一切“**的人”、“成熟的人”说法的背后,都隐藏着对人的较特殊的天性的一种蔑视,人本能地会将其一切资源都用于某项活动或某个领域,以期取得某个方面的成功。而关于“完人”的说法,实际上也就是蔑视了**和良好。因为,**和良好只能表现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充其量也只能表现在个别的几个方面。
因人设事的结果,必然会产生恩怨派系,机构**不能出现这种情况。机构的人事决策**体现公平、合理,不能带有个人因素,否则的话,就会失去能干的人才,或者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机构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否则就会缺乏应变能力,会失去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而这种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恰恰是浃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常常可以听到这么一种弦外之音:能筹建起**管理团队的管理者通常不会与周围的同事与下属保持过分密切的关系。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来挑选人才,而应当看他们能干些什么,看他们的工作表现,决不能看他们是否顺从自己。因此,为了选好人才,管理者需要与其较为亲密的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
更多的详情: